UV油墨中
颜料黄139的推荐使用量需根据体系要求和工艺特性综合确定,以下为标准参考范围及调整建议:
常规用量范围
基础配比
UV色浆配方中,
颜料黄139的典型添加量为 15%~25%(色墨体系),此范围可兼顾色彩饱和度与体系稳定性。
具体应用中,若需高透明效果(如3D打印光敏树脂、UV喷墨),推荐采用 25%颜料含量的色浆配方(如UV139黄-25),其固含量达72%,适配NPGDA等单体体系。
遮盖力调整
对于需要更高遮盖力的场景(如工业漆、汽车修补漆),可适当提高颜料含量至上限25%,并通过调整树脂与稀释剂比例控制黏度。
若需降低黏度,避免直接减少颜料浓度,建议添加2%~10%专用稀释剂(如UVG开油水)以维持流动性。
关键技术适配
耐温性匹配:
颜料黄139在UV油墨体系中耐温性可达200°C以上,适用于高温固化工艺(如LED光源快速成型)。
分散稳定性:选择颜基比≤2的配方(如25%颜料含量搭配羟基丙烯酸树脂)可减少团聚风险,确保色浆分散均匀且贮存稳定。
色相控制:需根据粒径分布(150~250nm)调整配比,避免因浓度偏差导致色相角偏离目标范围(66~78度)。
典型应用案例
UV喷墨印刷:25%颜料含量+72%固含量色浆,适配NPGDA单体,满足高透明金黄色需求,色差ΔE≤1.5。
遮光涂层:针对雨伞布等场景,颜料含量提升至18%~25%可增强遮光效果,同时降低客户用量成本。
总结:15%~25%为通用推荐区间,具体应用中优先采用25%浓度的标准化色浆(如UV139黄-25),并通过稀释剂调整工艺性能。特殊需求需通过小样实验验证耐光性(7~8级)与色相稳定性。